威尼斯欢乐娱人(v3676-WnsVIP)官方认证-Venetian Platform

行业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浅谈智慧园区建设模式


作者:摘自《绿色建造与智能建筑》274期   |   发布时间:2023-08-14   |   点击数:74

0 引言

近几年,智慧城市和智慧园区逐渐成为社会热点话题,二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对于提高城市发展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的智慧园区建设相对滞后,呈现出一定的地区差异,而且在配套设施、信息整合、组织管理、园区生态等方面存在着不小的差距,需要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建设运营模式,通过发挥优势、补齐短板,不断提升智慧园区的建设水平,为智慧城市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1 智慧园区相关理论研究

1.1 概念内涵

智慧园区可以看作是智慧城市的微缩版,既可以反映智慧城市建设主要体系模式和发展特征,又具有一定的独特性,采用信息技术为手段,智能应用为支撑,全面整合园区内外资源,实现基础设施网络化、功能服务精准化、管理业务信息化、产业发展智能化,从而全面提升园区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现阶段,影响智慧园区建设的主要因素包括建设模式选择、技术发展应用、资金保障措施,需要从实际出发,科学合理地进行智慧园区规划设计,全面实现建设目标和任务。我国的智慧园区建设存在着明显的区域性,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从沿海到内陆梯次推进,不同地区智慧园区建设水平高低不一,建设模式也各不相同,但总体而言,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

 

1.2 建设意义

智慧城市是城市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目前,智慧城市的建设进程缓慢,而智慧园区建设可以看作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高效试验手段,在得到充分的论证和实践后,将更多的成功经验推广到智慧城市建设中去,能够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智慧园区的建设有利于提升园区竞争力,甚至推动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在传统园区建设的过程中,信息化、智能化、生态化水平不足,难以满足个性化需求,容易形成信息孤岛,运营成本相对较高,随着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园区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智慧园区已经成为各类成熟园区转型升级的典范,具备传统园区不可比拟的优势,通过提升园区软硬件设施水平、优化投资环境,能够更好地吸引人才和企业,创新运营,创造效益,不断提升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推动城市服务、政府服务、信息技术的有效融合,实现产业集群的持续扩大,进而推动整个园区甚至区域的经济发展。

 

2 智慧园区主流建设模式探析

2.1 政府主导模式

政府主导模式是由政府主导智慧园区建设和运营的模式,主要以园区管委会或同等角色的政府机构进行组织建设和运营管理,园区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于政府投资,主要是从公共服务和品牌建设的角度出发,不会过多考虑投资收益、投资回收期等问题。该建设模式是早期探索的产物,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可靠性、稳定性,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能够充分利用宏观调控手段,科学全面地进行园区整体规划和产业布局,而且直接有效地利用政府资源,可以更好地进行沟通协调,维护智慧园区建设的顺利高效开展,在政府背书的前提下,智慧园区的建设具有较高的公信力,方便招商引资工作的开展,对于提高项目成功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在受益于政府政策的同时,也会受到更多的束缚,缺乏了市场化运作的灵活性,如果市场出现明显变化,难以及时有效地应对,该模式下智慧园区的建设效果主要受政府派出单位能力的影响,可能会出现效率低下的问题。

 

2.2 国企平台模式

政企一体是园区管委会主导建设模式的主要特点,而国企平台建设模式实现了政企分离,通过成立国有平台公司进行智慧园区的开发建设和运营管理,政府可以给予政策上的支持,这样便实现了相对的市场化,能够从一定程度上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在政府政策和国有资源的支持下,负责建设运营的单位成本可控、相对较低,而且有效弥补了市场灵活性缺失的问题,可以利用市场杠杆提高资产收益率。早期建设的许多园区纷纷由政府主导建设模式转向国有平台建设模式,形成了不少成功的典型案例,但是,国企平台建设模式并没有摆脱对地方政府的依赖,而且固化的思维模式和业务流程导致审批周期长、业务效率低等问题难以解决。

 

2.3 市场运作模式

市场运作模式指的是智慧园区建设运营的完全市场化,政府履行原有职责,比如土地审批、行业监管等,企业通过市场化方式获得土地资源后,根据经济环境、产业特点、市场需求等方面,开发建设智慧园区,并负责后期的运营管理工作,典型的如运营商主导建设模式和多厂商推动建设模式,前者是以运营商为主推动智慧园区的建设和运营,后者是各厂商基于各自专业分拆建设某个智慧领域。市场化运作在建设机制和资金使用上相对灵活,具有周期短、效率高等优点,但是,由于大量资产的投入,企业需要在短期内快速完成建设并投入到销售运营阶段,以求获得资金回流,实现可观利润,在利益的驱使下,许多企业打着智慧园区的名义进行商业地产开发,甚至在快速变现后撒手摆烂,为当地政府留下了难以解决的问题,造成了一系列的矛盾和冲突,这些都是在开发建设中需要规避的重点。

 

2.4 政企合作模式

随着智慧园区建设的不断探索,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政企合作的开发建设模式越来越受到重视,在这种模式中,政府担任着资源供给和监督管理的角色,企业主要负责项目建设和运营,通过特许经营权的形式,政府和企业共同参与到智慧园区建设和运营管理中,具有自主性强、灵活性高、约束较少等优点,从某种程度上达到了政府约束和企业经营的平衡状态,符合现有制度体系和市场情况,可以缓解前三种建设模式存在的问题,而且最大程度地调动企业和政府的积极性,提高资源利用率,在短时间内完成智慧园区建设并投入运营。企业获得智慧园区建设的特许经营资格,能够大大降低运营成本,从重资产向轻资产运营转型,不必过分注重短期资金回笼,可以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到长期效益上,促进园区的可持续发展。通过政企共同建设,有利于维护当地园区建设环境,避免无序、恶性竞争的泛滥,吸引更多的企业投资,为当地提供更多的财政收入和就业机会,实现园区经济的健康良性循环发展。

 

3智慧园区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3.1 硬件配套设施

无线网、光纤网、感知网、物联网是衡量智慧园区建设水平的主要硬件指标,世界先进智慧园区的硬件配套设施条件良好,我国的智慧园区建设在这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无线网和光纤网覆盖的难度不大,但感知网和物联网的建设任重而道远。在制定战略定位时,智慧园区建设要敢于采用国际一流建设标准,强化园区特色和比较优势,充分利用政策和地域资源,打造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智慧园区。不断优化硬件配套设施,提高整体规划水平,分步骤、分阶段组织实施,构建完善的智慧园区框架,搭建智慧应用平台,提高服务和管理能力,在此基础上,打造统筹协调、数据共享、创新协同的智慧园区系统。

 

3.2 信息平台整合

在加强硬件配套设施建设的基础上,提升应用水平至关重要。智慧园区信息平台应该具备较强的集成应用能力,在智慧城市试点建设的背景下,许多城市的信息平台建设和应用已经具备了一定基础,但总体上看信息平台之间的联动、共享、融合能力还不够,在智慧决策、预警、监督、治理等方面存在不足。对于这个问题,必须根据智慧城市建设实际情况,加强现有信息平台的整合利用,充分集成公共服务已有信息资源,拓展公共服务的广度和深度,满足园区企业的生存发展需求,同时,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在智慧园区建设、服务、管理等方面的应用,以服务业务有机协同和信息资源高效共享为基础,实现管理服务各环节的有序衔接和整体联动。

 

3.3 组织管理体系

我国的智慧园区建设大多是由软件园区、科技园区、创新园区等转型而来的,前期主要由政府组织投资建设运营,因此在管理体系上带有浓厚的行政色彩,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受行政单位级别的影响较大。鉴于此,加强智慧园区顶层设计,完善已有项目的建设管理监督机制,以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提高组织协调水平,同时,创新开发建设模式,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动参与的基本原则,全面掌握园区企业及产业链需求,积极鼓励多种所有制形式的企业参与建设和运营,政府可以提供一定的政策扶持或资金补贴,不断创新激励模式和监管模式,让企业和社会大众参与其中,推动智慧园区商业生态的逐渐成熟。在建设过程中,做好相关组织协调工作,加强产业布局的差异化协同和园区联动发展的全局协同,加快推进安全保障工作,尤其是要提高数据信息安全等级,完善相关技术标准和管理规范,保证智慧园区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3.4 园区生态环境

在智慧园区生态环境方面,根据国际评价标准,应该体现智慧产出、宜居环境、商业生态等诸多特点。首先,智慧园区必须要有智慧产出,创新创造、知识专利都是重要的衡量指标,其次,智慧园区的生态环境要良好,能够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在良好的工作环境中实现智慧碰撞与创造,最后,智慧园区应该有优良的商业生态,智慧项目从孵化到市场运营链条完整,能够实现利益快速兑现,吸引更多的人才和企业,获得持续生存发展的动力。我国的智慧园区在智慧产出和宜居环境方面仍然存在不小差距,目前依然停留在智慧管理、智慧服务等方面。在环境生态方面,智慧园区建设应该秉承绿色、环保、节能的基本原则,创造一个适合智慧产出的交流环境,方便人才在便捷宜居的环境中进行思维碰撞。在商业生态方面,如何将智慧产出转化成现实价值是重要的课题,包括成果申报、成果保护、成果交易、成果落地等,加大商业生态全流程构造力度,加强与相关方面的沟通合作,可以与企业、学校、科研院所等开展积极对话,探索一条合适的商业链,有效解决企业实际需求,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应用创新与社会需求的有效对接。

 

4 结语

综上所述,智慧园区是智慧城市的缩影,能够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有益借鉴和参考,由于发展阶段和体制机制的不同,我国的智慧园区建设模式并不固定,每种建设模式都呈现出不同的特点,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充分发挥政府的组织引导作用,激发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在保证安全稳妥的同时,能够适应市场变化,形成较强的竞争力、生命力和创新力。